塑胶电镀上挂有哪些常见的错误?发表时间:2024-10-14 17:52 塑胶电镀上挂过程中常见的错误包括: 1. **挂具破损**:挂具破损会导致电镀不良,如漏镀等问题。改善对策是上挂前检查挂具,对于破损的挂具挑选出来做返修处理。 2. **产品盲孔**:产品盲孔会导致药水残留,影响电镀效果。改善对策包括改变上挂方式,便于药水是水洗时方便流出;加强水洗,必要时采取人工操作;设计相应的胶塞进行堵孔,电镀后取出重复使用。 3. **铬雾影响**:铬雾会影响电镀效果,改善对策包括检查车间的送风、排风设备;适当增加粗化液中抑雾剂的含量,减少铬雾产生。 4. **注塑异常**:注塑异常如漏油或内应力太大会影响电镀效果。改善对策包括检查注塑是否漏油;检查素材的内应力是否太大,通过调整注塑参数予以改善。 5. **粗化不够或过度**:粗化不足或过度会导致电镀层与塑料基材之间的附着力不够。改善对策包括检查粗化液的浓度是否在合理范围;检查粗化温度是否正常;检查粗化时间是否正常。 6. **上挂方式不正确**:未按照正确的上挂方式上挂会导致电镀不良。改善对策是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上挂,定期培训员工。 7. **挂具弹力太小**:挂具弹力太小会造成产品掉落,影响电镀效果。改善对策是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上挂,定期培训员工。 8. **生产安排不合理**:对于大小差异偏大的产品同时安排生产,或易烧焦的产品未安排专项生产,会影响电镀效果。改善对策是对于易烧焦的产品要安排专项生产。 9. **素材设计缺陷**:设计专用的挂具或象形阳极,弥补设计的缺陷。 10. **镀液异常**:镀液的浓度、温度等不在合理范围内会影响电镀效果。改善对策包括检查各液的浓度是否在合理范围;检查各镀液的温度是否在管控范围。 这些错误如果不及时纠正,可能会导致电镀层质量不佳,影响产品的外观和性能。因此,在塑胶电镀上挂过程中,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,确保每个环节都达到工艺要求。 |